11月20日,由中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和SUN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03中國教育及科研計算機應用與網絡研討大會”正式在北京舉行。此項大會今年已經是第七屆了,圍繞當今全國教育的發展趨勢和網絡計算的新特點,本屆大會的主題特定為“我們使教育網絡真正發揮其功能”。
圍繞大會主題,教育部趙沁平副部長應邀為大會致開幕辭,教育部科技司、高教司和基礎司的相關領導,以及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賽爾網絡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建平教授也在開幕式上就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經驗、成果和未來的方向做了重要的報告。
“大力推進信息化,加快建設現代化”
趙沁平副部長在開幕辭中,為廣大與會教育單位代表描繪了中國下一步教育及科研發展新方略。趙副部長著重指出:在國家相關部委的大力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積極參與下,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在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建設、標準化研究與制定、關鍵技術攻關、網絡教育試點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大大提升了教育信息化的整體建設水平、技術水平和應用水平,縮小了教育的地區間差異,深化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加快了教育的現代化進程。目前教育部也正在制定新的一期“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此舉必將推動我國教育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促進優秀教育資源的整和與共享,為信息技術在教育和科研領域的廣泛應用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未來五年教育信息化建設大跨越
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以1984年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CERNET的投入建設為標志,九年來為我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做出了貢獻。當天,教育部科技司司長謝煥忠向全體與會代表著重介紹了未來五年,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建設構想。其中包括以下一代CNGI建設和十五、211、CERNET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代表的五大基礎設施建設,和以中國教育與科研計算機網格ChinaGrid建設為代表的六大網絡應用。
加強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
開幕式上,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葛道凱向各代表回顧了1998年到2002年間中國高等教育取得的長足發展。從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教育信息化建設在高等教育事業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葛副司長在發言中強調:中國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相比過去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階段性的成果;但是,我們與國外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高等教育信息化水平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葛副司長還指出:僅過去一年,全國有大約660所高校通過各種形式合作、合并成為200所高校,這樣形式多樣的合作辦學是未來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教育信息化、校園網絡化建設則是實現合作辦學的必要條件。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環節。
基礎教育發展關鍵在農村,農村教育發展關鍵在網絡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鄭增儀在開幕式上做了題為“信息技術在國內基礎教育中的應用”報告。他明確指出:和我國高教的教育信息化建設程度相比,我國的基礎教育信息化的建設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我國東、西部教育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和師資力量的缺乏都是發展基礎教育當前急需解決的問題。而教育網絡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有效途徑。鄭副司長指出,發展農村基礎教育事業是我國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農村基礎教育事業信息化不僅要政府出面、地方支持,還需要社會各界力量的幫助。
CERNET的發展新方向
CERNET作為中國教育信息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的每一步發展都體現出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的成績。開幕式上,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賽爾網絡總經理吳建平教授向與會代表做了題為“迎接下一代互聯網挑戰”的精彩報告。吳建平教授指出:CERNET作為中國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水平必將對我國未來互聯網發展產生重大影響。今年8年,國家正式宣布啟動CNGI項目;同月,CERNET一舉中標CERNET2的建設工程。這都充分的說明了CERNET的建設將對我國下一代互聯網的建設產生決定性的作用。同時,吳建平教授還分析了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的戰略意義,以及建設CERNET2對于下一代互聯網建設的重要科研和示范作用,并指出:下一代互聯網在國家發展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我們一定要抓住下一代互聯網發展的歷史機遇,實現跨越式大發展。
下午2點,大會主辦方之一SUN公司舉行新聞發布會,與賽爾網絡、華南理工大學、CALIC三方現場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教育部科技司秦正先生、高教司葛道凱副司長出席了協議簽字儀式。
參會代表在賽爾畢博展位前填寫調查問卷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謝煥忠介紹中國的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
賽爾網絡CTO胡水博士與SUN正式簽署SAI項目合作協議
賽爾網絡CTO胡水博士與SUN正式簽署SAI項目合作協議的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吳建平教授在大會開幕式上做題為迎接下一代互聯網挑戰的主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