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
在2018年10月23日舉行的CERNET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上,CERNET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建平出席會議并發表題為《推動IPv6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攻克下一代互聯網核心技術--CERNET的歷史使命和責任》的主題報告。
吳建平院士在報告中簡要回顧了CERNET的使命、責任、發展歷程以及CERNET在國際互聯網標準領域取得的重要突破與成績,還對有關互聯網技術的若干誤解進行了辟謠。
吳建平院士指出互聯網是網絡空間的重要基礎設施,互聯網體系結構主要研究互聯網的各部分功能組成及其相互關系,在這個體系結構中,網絡層承上啟下,保證全網通達,是體系結構的核心。其難點在于,在傳送格式和轉發方式相對穩定的情況下,路由控制必須不斷滿足應用發展的需求(復雜多變量)達到全網最優。另外,互聯網體系結構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在發展中不斷演變和創新,它還存在著一些重大技術挑戰,包括擴展性、安全性、高性能、移動性、實時性和管理性。
針對當前正在全面開展的IPv6下一代互聯網規模部署行動,吳建平院士指出,IPv6下一代互聯網給核心技術創新和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機遇和挑戰,建設面向教育領域的大規模、高性能IPv6下一代互聯網示范網絡CNGI-CERNET2,能夠促進我國加快發展IPv6下一代互聯網、提升國家網絡空間安全保障能力,起到支撐"互聯網+"行動計劃、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聯網的示范作用。在下一代互聯網核心技術的創新實踐方面,取得了四方面的技術創新成果,在參與國際互聯網技術創新和標準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互聯網體系結構核心技術是創新的重點,需要國家在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方面繼續支持。
最后,他強調,CERNET過去20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肩負了歷史賦予的責任。在新時代CERNET面臨著新的使命,要不斷跟蹤發展,追趕創新,在教育科研領域起到貢獻引領作用。同時下一代互聯網已經成為網絡空間的重要基礎設施,國家重大戰略急需我國擁有安全可信、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突破,CERNET還要肩負起"網絡強國的歷史責任",全力推動IPv6下一代互聯網發展,攻克下一代互聯網關鍵核心技術。